cover_image

展览推荐丨冬日里的美丽邂逅!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重磅推出年度原创大展!

博睿中天 北京博物馆通票
2021年12月17日 08:55


图片

进入冬天,虽已严寒,但博友们逛博物馆、看展览的热情却丝毫未减,甚至发现博物馆似乎成了冬季安排闲暇时光最好的选择,整洁的环境、舒适的温度,足够让人静下心来仔细观展,这是一段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来吧!走进博物馆!


近日,位于长安街东单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推出了跨年展【风尚与变革——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掠影】,我们在某个工作日前往探展,在这里向各位博友强烈推荐!这可是一个需要瞪大了眼睛看的展览哟!

图片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北京市东城区北极阁路9号

地铁一号线、五号线东单站B口往东

全国妇联大楼西北侧

图片

△ 北京博物馆通票A21: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步入展厅,不得不对妇女儿童博物馆的环境称赞!门口设置有消毒用的酒精、留言簿。展览的展线清晰,一尘不染的地面和玻璃展柜,既安静又让人安心。而且人还特别少,几乎是包场,这样的观展环境让人直呼过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一楼展厅现场


展览前言


本展览以近代百年间中国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为背景,从“家庭与婚姻”、“服饰与身体”、“教育与职业”三个视角回顾了百余年间中国女性的生活变迁、再现了女性的精神风貌。展览共遴选出300余件(套)馆藏珍贵文物,涵盖书画、服饰、织绣、文房、证章、老照片等多个门类,通过文物的视角,解读大时代下女性婚姻与家庭的逐步文明、服饰与女性身体的解放、教育与社会角色的转变,并以此为窗口,透视近代中国新旧更迭的时代图景。

下面我们就根据展览的三个主题选取部分展品的照片,向博友们分享展览所展示的我国女性自古以来从勤劳智慧到独立自主,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历程。


此次的展品都异常精美,颜值与实力并肩。几乎全部都和女性相关,其中有不少做工精巧、尽显手工的服饰、生活用品,完美诠释了展览的主题:时尚与变革。


我们也希望众多的博友们走进这个展览,好展不容错过!


第一部分

家庭与婚姻

单元导语:

清代晚期到民国,正是中国历史上女性解放运动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受到强烈冲击,细微琐碎的家庭生活折射出当时社会民众的生活百态,出现了革故鼎新的新气象。

图片

△ 金漆木雕“仁义礼智信”构件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是千百年来,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的因素,因此也是无数中国人家风的一个传统印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 清  红色缎绣吹箫引凤图门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清  妇女生活民俗通草画

(编苇 梳妆 绕线 刷浆)

图片

△ 清  黄花梨木童车

黄花梨木的童车!试问现在哪个小朋友能拥有这样高级的“坐驾”?造型简洁,功能实用,可坐可站,细节之处又装饰有精美的雕刻,透露着低调的奢华,坐上这样的车,你一定是整条街上最靓的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清 杏红色缎绣聚仙亭女仙祝寿图帐及局部放大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民国 缎绣虎形围嘴

围嘴,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用过,是用餐的时候不可缺少的必备品。看到这些可爱的围嘴真让人忍不住咧嘴!怎么能这么可爱?!甚至会想,我小时候要有这么可爱的围嘴,说不定能多吃两碗饭!哈哈!


可不止这几款呢,还有很多没有放上来,博友们去现场发现吧,看完一定会让你大呼精彩!这可是淘宝上都没有的爆款呀!

图片

△ 民国 各色绸拼接童袄

立领,大襟,领襟、袖口、衣摆处用大红色缎 边,将各色彩绸裁剪成相同的布块拼缝而成,又叫“水田衣”,也叫“百衲衣”,因交错如水稻田而得名。此服装款式明代即以流行,原意是用亲朋邻里中长者的衣料碎块,取其长寿之福,亦是表达长辈对子孙后代生生不息的期许。——来自展牌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件童袄的颜值真高!今日看来,都让人爱不释手。仔细看看领口、袖口都非常精致!不禁让人想起“慈母手中线”的诗句来,一位年轻的母亲在灯下仔细缝纫,温柔的目光里满满是对宝贝的慈爱。


还有不少同样精美的清光绪年间的缎绣童褂、围嘴、童鞋,有多么精美呢?这里先卖个关子,待博友们去现场细细观赏吧!


还有关于传统婚姻的习俗与民国时期婚姻文化变革的对比,追求婚姻自由,变革婚礼习俗成为西俗东渐后向西方学习的一个方面,也是“男女平权”这一女性解放思潮引导下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体现。

图片

△ 清 黄花梨聘礼盒

此为盛放聘礼的礼盒,周饰一圈花叶纹,盖书“鸾凤和鸣”,寓意夫妻和谐。——来自展牌介绍。

图片

△ 民国  红色缎绣花卉汉字纹喜荷包

图片

△ 民国  结婚证书

非常喜欢这件民国结婚证书上的一段祝语: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牋,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心中默念了好几遍,似乎无论怎样用现代的白话文都无法优雅地阐释出这诗一般的文字,好美!无奈现在的结婚证,只剩下公事公办的官方语调。温暖,就在这细微之处!


第二部分

服饰与身体

单元导语:

婚姻观的变革传递出中国从传统“人伦文化”向“个性主义”转变的信号,昭示着女性从身体到精神的束缚逐步放松。传统中国女性服饰讲求中和,克制个性情感,女性身体掩藏在宽肥的衣裙下,服饰中“礼”的意义大于“人”的存在。近代服饰逐步追求使用与美观的统一,通过服装表达自我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服饰的新主题。

这一单元的系列展品主要是从清代到民国的服饰原物。从服装的细节上,我们看到了女性对美的理解,色彩艳丽、装饰华美、全身施文彩、花边、刺绣,这一针一线,无不体现了女性细致、柔美、心灵手巧的一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无疑是一场服装的博览会,我们从电视上看到清朝晚期至民国的一些纪录片,因为是黑白片的原故,总是无法体会到真实的色彩。现场看到的第一感觉就惊叹于有如此丰富的颜色,历史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从以上服装裁剪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到女性对服装身形的不断变化,身体的曲线从宽大的布料中逐步展现,也是对自信心的不断提高和进步。而细节又隐藏在巧夺天工的绣花上,瞪大眼睛看吧!你能相信这些花鸟图案是一针一线从一双双手中绣出来的吗?


还有同时期流行的配饰在展出,比如高跟皮鞋、手包、首饰等等,同样精美雅致。不禁让人感叹当年女性的审美格调如此之高!


难能可贵的是现场还有一段修复后的视频,一位民国时期的女姓熟练地用英语向大家介绍当时流行的服装、饰品、妆容。同时,几位露出大方与自信的笑容、身着旗袍的女生配合着她的解说款款走来,完全与当时巴黎的时尚同步,展现了充分的自信和对美的理解。现在看来仿佛穿越了一般,这就是一位时尚博主在向你我介绍时下最流行的服装款式呀!


第三部分

教育与职业

单元导语:

身处家国巨变的近代中国女性,虽然面临着生存与生活的巨大压力,但又迎来了自身命运的转机。从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到逐步追求男女平等,被排斥在社会公共事务之外的女性,同男性一样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女性渐渐活跃在工农商政各种职业领域。被封建礼教束缚在家庭围栏中的中国女性,逐渐参与到社会生活和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努力之中。

图片

△ 墨竹图 李蕙仙 1901年

李蕙仙(1869-1924)直隶固安人,梁启超夫人。她幼承家学,擅琴棋书画。在梁启超的影响下,努力学习新学。戊戌变法后,她随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女子学堂并担任校长。她还是中国第一份白话女报《女学报》的主编之一。该画作疏枝密叶,风韵秀逸。——来自展牌介绍。

图片

△民国  “新女性”招贴画

以“新女性”为题材的招贴画、月份牌在民国时期甚为流行,主要反映时尚“新女性”的日常生活,如读书、社交、参加体育运动等,穿着时下流行的服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来自展牌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上为当时受到学校教育的女生毕业证书、奖状,现场还展示了女性参与工作的志愿书、聘书、纪念章等实物,还有当时流行的女性杂志、报刊等资料。


这一部分充分显示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不断增强。让我们感受到女性正在逐步摆脱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的束缚,并进一步在新中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女性的解放和进步来之不易,我们一定不要忘记。


图片

到这里,展览也接近了尾声,最喜欢在出口的这一场景,亲切地就像我们家中的一角,一面展示着富有年代感的黑白照片墙,照片里的人有如现在的我们,墙角的沙发、茶几、座钟仿佛在无声地述说当年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览结语


近代中国,百年激荡。身处时代风雨中的女性,在文明的洗礼中觉醒。她们走出家门,接受教育,投身社会,追求平等,自觉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维系在一起,身份由女儿、妻子、母亲逐步叠加女国民、新女性、女战士。


她们谋求自由解放、追求男女平等,是晚清以来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有力印证,充分显示了中国女性所蕴藏的无穷力量。这些艰难渐进的成长,点点滴滴的变革,如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洪流。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伴随着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国女性必将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到这里本文就要结束了吗?

NO!NO!NO!


还要向博友们隆重推荐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里最美的地方——旋转楼梯,这里也是吸引无数博友的网红打卡地哟!就在从一楼展厅出来的右手边。


来吧,看完“风尚与变革”的展览,姐妹们也时尚一下,相信我,你一定是整个博物馆里最美的女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陪伴了京城百姓25年的

《北京博物馆通票》2022年版

如约和大家见面啦!

使用时间涵盖2022一整年

收录全北京123家馆点

博物馆+美术馆+名人故居

历史文化景点+亲子游乐

减免优惠价值高达3000元以上

不实名 不需贴照片 全家通用

不限制周末节假日

一年四季都可使用

包含场馆信息、关键词、看点

既是一本参观攻略

又是一本博物馆掌中宝

小巧精致 方便实用

全年统一发行价120元

北京博物馆通票官方微店

赶快点击购买吧!

图片
图片

120元包邮到家!

团购10本以上送票上门!


关于发货

当日16:00前付款,当日发货


团购热线:

010-82986620、

15611376572、13691219082


实体店购买地点:

西单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人文考古书店、花市新华书店、小庄新华书店以及部分参加通票的博物馆。


更多推荐
购买《2022年北京博物馆通票》的十大理由
博友年末疯狂走馆系列上篇
展讯丨12月北京精彩展览推荐
博睿讲堂·云课堂复课啦!
《明清紫禁城600年》系列讲座,您开始学习了吗?

北京地区博物馆开放情况及预约办法第十三期


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购买

北京博物馆通票 · 目录
上一篇博友年末疯狂走馆系列上篇下一篇动动小手,快来数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博物馆通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