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展讯
中国国家博物馆
共同家园:大自然的奇迹
南6、南7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以缤纷动物为切入点,按照“尊重——动物多样之美”“共生——自然就在身边”“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三个单元重点讲述我国的动物情况及近年来的保护成果,并延展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历史。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
南4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通过“古渡新声”“潮起东南”“探海溯源”三个部分,展出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塔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324件(套)文物,涵盖丰富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独特的夹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标志性考古成果。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百年巨匠 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
南1-2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基于“百年、百人、百集”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这一重要抢救性文化工程,聚焦二十世纪为中华文明做出突出贡献的教科文卫体各领域100位大师巨匠,全面展示其人生成就和巨匠风骨。展览分为“笔墨精神·美术书法篇”“自铸伟辞·文学国学篇”“锵金铿玉·戏曲戏剧曲艺音乐篇”“培根铸魂·教育体育篇”“功勋百代·科技教育篇”“妙手仁心·中医篇”六个篇章。精心遴选350余件展品。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
北9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安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涌现了以一代名相李光地为代表的鸿儒名贤,留下了诸多人文遗迹和佳话美德。本次展览共分为“溪水流长”“茶韵香悠”“藤姿铁艺”“民俗乡情”四个单元,精心遴选160余件(套)展品,涵盖瓷器、竹器、金属器、藤器、乐器、水晶器、服饰、书法、文献等类别,系统展示安溪的历史文化、艺术创造和民俗风情,展现自古及今的安溪人民编织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年人类史
南3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丰富馆藏,通过物竞天择、矗立东方、智慧灵长、现代之路四个单元的220余件(组)文物,结合各类场景还原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灵活地将近百年来中国在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古DNA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展现出来,全面讲述人类从猿到人的百万年活动历程,系统阐释源远流长的文化根系和文明流变。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白:德化白瓷展
北1、北2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精心遴选出从古至今400余件组德化白瓷展品,分为一白独秀和百技争艳两个单元,涵盖“何朝宗”款观音像、“筍江山人”款观音等传世精品,尾林窑遗址、华光礁一号沉船等德化窑珍品,其中不乏极具西方审美意趣的铜口筒瓶、莲瓣纹军持等,并集中展现了现当代德化艺术家的杰作,体现了德化瓷精湛的制瓷技艺和一脉相承的传承创新。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
北3、北4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以2012年以来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重点,系统汇集展示全国43家文博考古机构近400件最新考古出土文物,涵盖范围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从田野考古到水下考古,从边疆考古到丝绸之路考古多个领域,以“走向文明”协和万邦”海字攸同”殊方共享"四个部分,生动讲述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历程。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
神武门展厅
展览免费(需购买故宫门票并预约)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分为“文物——融汇多元艺术”“寻迹——见证文化交流”“合作——联合考古成果”“拓展——开启文明之路”四部分。唐三彩小海神角杯、陶胡人俑座灯等中国近十年来新发现文物,与来自中亚草原的金牌、费尔干纳盆地的石雕、阿拉伯半岛的青花瓷汇聚一堂,不少文物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故宫博物院
首都博物馆
辉煌中轴: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
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以壮美中轴、文化中轴、永恒中轴三大部分回溯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传承体味古人“仰视天,俯画地”所追求与彰显的“以中为尊”的中国传统宇宙观、时空观、价值观、审美观。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首都博物馆
中华世纪坛
印记留学报国:大众篆刻作品展
世界艺术展厅西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围绕主题“留学人员百年奋斗报国路”的发展历程展开,通过篆刻这种艺术形式,以时间线为轴,以国家发展的各个时期留学生的求学目标、时代使命和代表人物为核心内容,展现了百年留学贯穿始终的报国之志、效国之行、爱国之情。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华世纪坛
天 ∙ 地:倾听澳洲大地之声
当代艺术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天∙地》带领观众穿越澳洲大陆,从红色沙漠到热带雨林,从海滩到丛林,探索人类与这块广阔古老大陆的悠长关系的同时,也探讨澳大利亚人与这片土地之间亘古亘今的相互关系。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华世纪坛
匠心独运:中国写实油画作品展
世界艺术展厅东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精选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十五位艺术家的36幅作品,及其临摹的国外艺术大师的29幅作品,题材包括人物肖像、静物和风景,代表了中国学院派写实油画的高水平。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华世纪坛
喜乐过龙年:文物里的中国龙特展
专题展厅
特惠通票89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这次展览将以“有龙则灵”的理念,通过民间文物艺术品中有关龙主题的丰富多样的内容展示,带领观众深入探索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龙主题的多样面貌,以及龙在信仰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华世纪坛
中国美术馆
山水清华:童中焘艺术展
1、8、9号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此次展览展出童中焘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及速写作品160余件,文献若干,展现其从艺不同阶段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墨海龙蛇:刘海粟书法作品展
13-17号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系统梳理了刘海粟先生的书法作品,包括画中题词、诗稿、信扎、手稿,共计150余件,展出作品来自刘海粟美术馆(上海馆)、刘海粟美术馆(常州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上海藏家陈利先生,同时刘海粟家属也为本次展览征集了部分作品。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素朴:中国美术馆藏大师素描展
开渠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此次集中展出38件大师素描精品,时间跨度从上世纪初到本世纪。涵盖了包括吴作人、潘玉良、常玉、刘开渠、李斛、靳尚谊等几代艺术大师的努力,见证了素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变迁,以供观众欣赏。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
4号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汇聚了靳尚谊、吴为山、苏士澍、孙晓云、冯远、范迪安等数十位当代艺术大家的精品力作,涵盖了书法、国画、油画、雕塑、陶瓷、摄影、熔铜等不同门类,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展示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作出新贡献。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灵岫八闽 古韵烟岚:石进旺山水艺术精品展
2、6号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此次展览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展示。“形象山水”与“心象山水”,两者皆以自然的生命表达为主要寄托,以时代的审美需求为主要牵引,以大画和长卷创作为主要突破口,又佐以诗书的滋养、写生的激发达到其作品所追求的繁复和生动。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叩问苍穹:何仁诰写意系列作品展
7号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他运用中国现代水墨的泼墨及皴擦技法用于油画创作中,结合西方抽象艺术概念和中国写意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和表现形式,以多样的技巧、丰富的材料来表现画面意象。本次展览展出其多年来创作的布面油画、综合材料作品。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黄河百姓:朱宪民摄影60周年回顾展
3、5号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此次展览以“黄河百姓”为主题,展出其作品130余幅,全面展示从黄河发源地到黄河入海口拍摄的百姓生活画卷,呈现60余年间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变迁。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行吟大地:中国美术馆藏风景油画展
11号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此次展览展出不同地域、风格的风景油画作品。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宝藏经典 活化精神:中国美术馆经典作品展
藏宝阁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在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之际,我们选择了中国美术馆馆藏中能反映传统绘画主脉、体现道统传承的作品。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庞贝神话: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古希腊古罗马珍品文物展
七、八展厅
平日票109元/人,全通票139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展出了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的127件/套珍贵馆藏文物,包括雕塑、壁画,陶瓷、青铜、玻璃制品等多种类型。
展览还配合生活起居场景的真实还原以及火山爆发时的场景重现,结合多媒体等展示方式,营造近距离、沉浸式的观展氛围,让掩埋在火山灰下一千多年的古城重返人间,为中国观众献上一场古希腊古罗马珍贵文物的非凡盛宴。
提前购票|无需预约
微信|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筑梦之路:中国桥联发展历程展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分为序曲、新生、扬帆、征程四个部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回望中国侨联从抗战的烽火年代走向新时代的光辉历程;回顾各历史时期侨联工作的创新发展格局;以感人的侨界先进人物故事,呈现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历史新篇章。
扫二维码
微信|华侨历史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
锦色Ⅱ:探寻江南建筑彩画
一号主题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此次展览以“江南画境”“斑斓意匠”“南北交融”三个部分,通过140余件(套)展品,重点呈现江南彩画的时代背景、精工纹饰和对北方官式苏画产生的重要影响。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园林博物馆
“长物·居园”主题展览
二号主题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以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中的园居生活美学为立意切入点,对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及技艺进行深入挖掘探究,进而展现出明代审美标准对当今生活美学和审美标准的影响,让观众通过展览了解书中关于古人园居生活美学的审美雅趣和崇古尚古的简朴之风。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园林博物馆
留香:中国园林博物馆十周年捐赠展
四号主题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此次展览精选270余件/套捐赠品,从“聚”“传”“联”“承”四个单元,涵盖古籍书画、动植物藏品、院士名家手稿、民国公园门票、矿石、木雕建筑等多种类型展品,系统展示了中国园林博物馆十年来捐赠藏品的丰硕成果,也是捐赠展品的一次集中精彩亮相,同时以此鸣谢社会各界捐赠者的善行义举,共同见证中国园林博物馆十年间的成长历程。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神奇元素在哪里”专题展
中国地质博物馆
展览免费(需购买博物馆门票并预约)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聚焦元素这一主题,通过元素是什么,元素的诞生,元素的发现等内容介绍,突出展示地球上的自然元素及其形成的矿产资源。展览通过集中展示引人瞩目的矿物晶体、令人鼓舞的工业矿产、使人惊叹的元素单质和我们身边的元素应用,并利用图文视频内容与机械、多媒体互动设备,开展元素与矿物的物质组成、科学规律、发现历史、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科普,展示元素魅力,讲述地球奥秘,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与想象力,培育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对自然资源的热爱。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地质博物馆
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
瓶花落砚香:明清文房雅器展
大禅堂展厅
展览免费(需购买博物馆门票)
展览简介(节选)
本展览遴选馆藏明清时期文房雅器200余件,含珍贵文物112件,共有80%左右文物为首度与观众见面。从不同层面展示其材质、工艺、装饰之美,带您品味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恬静风雅的艺术趣味,领略古代传统技艺及工匠精神,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扫二维码
微信|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
国家自然博物馆
远古热河:中生代重要化石发现
国家自然博物馆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由“走进热河地区化石宝库”“热河地区古生物的珍宝”和“飞龙在天的证据”三个单元组成,共展出131件(其中有130件模式标本)珍稀化石,几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的所有生物门类,同时结合多媒体互动展项,全方位、多角度带领观众走进远古热河地区,演绎发生在那里中生代精彩的生命故事,寻找并破译“飞龙在天”的证据。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国家自然博物馆
龙跃黔海:贵州三叠纪的海洋世界
国家自然博物馆
2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与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共同主办,展出邓氏贵州鱼龙、关岭鱼龙、胡氏贵州龙等丰富、独特且保存精美的鱼龙化石标本约50件。综合展板、多媒体视频等多种现代视听形式,全方面、多角度地向观众介绍鱼龙等古生物学知识、展示科学家发现鱼龙等化石的探寻过程和研究方法,揭示三叠纪时期海洋生命的演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国家自然博物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
四层7号展厅
普展门票5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围绕梁启超在中国现代性构建过程中的成果,以其不同时期的书法、拓本收藏等114组件作品作为线索,以其主编《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时刊登的图像、自作诗文手稿、书籍文稿、个人影像等为主,分为“民族:文字收功,神州革命”“新民:古今内外,去塞求通”“国学:独立之国,学问独立”“余事:先辈遗墨,书艺复兴”四个版块。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出光华记:袁运甫艺术教育思想暨于会见、马泉、张大力、袁加作品展
一层展厅
普展门票5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时逢袁运甫先生诞辰90周年,又恰逢1983年入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四位艺术家——于会见、马泉、张大力、袁加入学40周年,他们在大学时代曾亲炙袁先生教诲,现在已经走出了各自的艺术道路,并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彰显了以袁运甫先生为代表的“大美术”观,以及“中央工艺”的育人理念与教育成就。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禮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特展门票12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共分“日出初光,饰節以禮”“海岱惟青,玉禮四方”“王禮在鲁,天下久传”“俾侯于鲁,炜炜煌煌”“高山仰止,登泰观海”“称工北朝,东方微笑”“图画天地,碑传千古”七个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示,始终一脉相承之中华文明的东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普展门票5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尺素”虽小,然则小中见大。在这纤薄的纸张里,在这或工整或飘逸的墨迹中,若隐若现、呼之欲出的是隐藏在背后的一位又一位有个性、有喜怒、有情怀的人,是在“正襟危坐”的传记和正史中难得见到的另一种细微的丰满和真实。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路之歌:铁扬艺术展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
普展门票5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铁扬(1935- )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美术教育培养起来的艺术家,他涉猎的艺术形式和材料广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品格。本次展览展出了铁扬从艺70年来的油画、水彩水粉画、水墨画、插图等艺术作品,希望观众透过展览能够看到一位优秀艺术家对于家乡的土地和日常生活的入微观察和热爱,看到艺术家在艺术形式和语言上的深入探索,以及在中西文化艺术的融合创新上所做出的贡献和成就。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铁笔丹华:谢磊明、方介堪、徐无闻篆刻艺术展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普展门票5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在20世纪涌现的杰出篆刻家群体中,谢磊明、方介堪、徐无闻三位无疑极具代表性,他们之间师弟授受、承先继后,在深入汲取传统养分的基础上,对文人篆刻和篆书艺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创作实践展现出古典文艺的丰富美感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强调和重申了印学和书学的文化立场。此展精心遴选三位先生的代表作品和珍贵文献,以集中呈现他们的艺术造诣和学术观念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画院美术馆
点画:北京画院画家作品展
北京画院美术馆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参展画作分为山水、花鸟、人物、油画四个画种,展现出画家们重绘画的文化底蕴,从不同维度对艺术创作进行探索。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北京画院美术馆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
绣在青海:‘青绣’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成果展
四层北侧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青绣”品牌包括青海境内的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刺绣以及按区域划分的河湟刺绣、湟中堆绣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绣”以其独特风格,深受青海各族人民的青睐,是青海各民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写照。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
守正创新——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成立二十周年艺术作品汇报展暨学术研讨会
六层北侧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文学艺术院艺术家二十年来的重要创作和研究成果,众多艺术门类彼此借鉴、蓬勃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拓展更多创新性的创作研究活动,共展出文学艺术院67位文学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由文学与戏剧、美术书法与摄影、陶艺与漆艺、舞台表演与创作、设计五个门类构成,力图为观者呈现出一场内容丰富、精彩迭出的艺术盛宴。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
中国印刷博物馆
乡土圆梦: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中国农民画展
中国印刷博物馆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精选农民画珍品46件,分别来自被誉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吉林东丰、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和重庆綦江四地。不同的地域条件、文化基础、民风民情和审美习惯孕育出了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强烈时代感的中国当代农民画体系。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印刷博物馆
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
大明华彩:智化寺明代彩画工艺研究与复原成果展
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
免费(需购买博物馆门票)
展览简介(节选)
该展览以2021年至2022年我馆开展的彩画课题成果为依托,分为“金碧丹青,异彩纷呈”和“匠心传承,承宋启清”两个部分,展示智化寺明代彩画的颜料成分、绘制流程和特殊的制作工艺等,并展出十余块智化寺明代彩画的仿真复原作品。
扫二维码
微信|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
北京鲁迅博物馆
《鲁迅与史沫特莱的革命友谊》展
北京鲁迅博物馆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由我馆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联合策划,在挖掘馆藏史料后,共展出64件展品,保证了展览的学术性和严谨性。
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则是记录时代真相,勇敢批判现实的美国著名女记者、国际主义战士。他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为民众觉醒、中华民族的解放并肩作战。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北京鲁迅博物馆
观复博物馆
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
观复博物馆
免费(需购买博物馆门票)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特展,围绕二十四节气文化,以物叙事,讲述文物中蕴藏的二十四节气始末。同时,还有全新甄选的24件节气文物展出。时代跨越之长,足以让大家领略从汉代到清代的风貌和生活气息,大饱眼福!可以说,这不仅是一场国风的视觉盛宴,还是一节渊博的课堂,相信观者会有收获和乐趣。
扫二维码
微信|观复博物馆
徐悲鸿纪念馆
一生守护:纪念廖静文诞辰100周年暨徐悲鸿逝世70周年展览
四层展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徐悲鸿先生和廖静文馆长珍贵的生平照片百余幅,同时第一次集中展出徐悲鸿先生专为廖静文馆长所绘的肖像画10余幅、徐悲鸿先生题写“静文爱妻保存”的心血力作40余幅,题材囊括了人物、动物、风景、花卉等。展览通过二人的生平留影、生前遗物、美术作品等,全方位的展示了两个伟大的灵魂从相识到相恋最终相守的传奇一生,也梳理了他们对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希望观众在观展过程中,既能欣赏画作之美,也能在他们的故事中获得人世间最纯真的一份感动。
扫二维码
微信|徐悲鸿纪念馆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初音:世界口弦文化艺术展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共展出116套口弦,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百余个民族。展览以出土口弦(簧)为叙事主线,将文物展品与非遗传承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深度解析口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古陶文明博物馆
微刻奇观:古陶文明博物馆馆藏汉代骨签展
古陶文明博物馆
门票5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精彩的微刻展品+书法大家临摹骨签分成六大单元从骨签时代、作用、分类、内容、书法艺术、“骨签性质之谜”、骨签书艺、展览延伸等内容多方阐释,帮您了解骨签。
本次本馆“微刻奇观”骨签展览,部分当代书法家、金石学研究学者临摹,创作各自的骨签书法作品,其作品异彩纷呈,或古拙、或典雅、或灵秀。
各位书家作品首次与本次骨签展品一同展出,其作品与骨签微刻文字展品相得益彰,必会为骨签展览添彩,让参观者领略骨签书法别样的风貌。
扫二维码
微信|古陶文明博物馆
图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国家自然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古陶文明博物馆等。
特别声明|文中配图若出现侵权问题,权利人可通过在本篇图文下留言的方式,与我处联系署名授权或删除等事项。
小贴士
部分博物馆仍需要提前实名制预约,请博友们看好出行日期。参观时保持安全距离,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
END
更多文章推荐:
您有任何疑问,或希望了解“北京博物馆通票”更多资讯,请长按此二维码,添加 @北京博物馆通票热线 (13691219082) 为好友,将为您一一解答。
联系电话:010-82986620
联系微信:@北京博物馆通票热线 (13691219082)
微信公众号:北京博物馆通票 (BeijingMuseumPass)
微博:北京博物馆通票
一直播ID:84108796
网址:http://www.bowuguan.com.cn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